发掘内心之宝《六祖坛经》说:“菩提只向心觅,何劳向外求玄?”我们内心的财富宝藏取之不尽,何必舍弃自心内在的宝藏,而去求取世间一时的财富呢?纵使求得了万贯家财,对自己的生死烦恼,又能有何帮助呢?世界上,各个国家经常为了“能源危机”而征战,导致举世动荡。所谓“能源危机”,就是缺少石油、电力,因此全世界的国家zhengfu,汲汲乎忙着找寻能源,有的到山中探寻,有的到海底发掘,有的人想用废物改造能源,甚至也有人利用吸取太阳的光热,转化为能源。心外的能源固然可以去探勘、求取,但是心内的能源更有待我们加以发掘。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颜回先生,居陋巷,一瓢饮,一箪食,人不堪其忧,而回也不改其乐,这是因为他找到心内的能源。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叶尊者,居住洞窟、水边、树下,宴坐自然,因为他充分享受了心内能源的富有。护法明君阿育王,施仁政于全国,因为他心里有丰富的能源。治世仁王唐太宗,他缔造了“贞观之治”,也是代表他心里的能源充足。唐朝的大珠慧海参访马祖道一。马祖问:“来此何事?”大珠答:“求佛法!”马祖呵斥道:“你自己的宝藏不用,老远来跟我求什么佛法?”大珠不解,问:“我的宝藏在那里?”马祖说:“现在问我话的‘心’,不就是你的宝藏吗?”所以,只要我们自己觉悟“我是佛”,只要你肯承担“我是佛”,那不就是已经找到宝藏了吗?否则人海茫茫,生死浮沉,没有发掘心里的宝藏,即使是赵州八十犹行脚,也只是徒然空费草鞋钱,又何益于自我的生死了悟呢!佛教不反对人拥有财富、赚取财富,世间的财富对现世的生活当然也非常重要。但是,发掘心里的宝藏,开发心里的能源,更为重要。因此,认识自己、相信自己,甚至肯定众生皆有佛性的人,才是真正拥有财富。你能够发掘人人本具的佛性吗?那么,当下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锦瑟归宁 魔鬼小说 名家教子书:母亲的榜样(中国篇) 周宝地穿越时空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重生回来,身为鬼主的我不选他了 旺哥大反派 仙临仙途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(中国篇) 墨子公开课 全村啃树皮,我涮肉汤香万里 溯源师笔记 名家教子书:母亲的榜样(外国篇) 年下病娇狩猎计划 凛冬之纪 我在午夜当铺鉴百诡 穿越赛博武林创乱世霸业 还珠之皇后万安 婆婆被骚扰跳河自杀,老公却以为死的是我妈 名家教子书:父亲的榜样(外国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