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嘴八舌口“舌”是人们说话时,不可缺少的器官,因此口“舌”可以兴邦,也可以灭国。为众人服务的民意代表,我们称其为人民的“喉舌”;三国时,孔明先生在东吴,即以“舌战”实现他三分天下的政治理论;佛教中,我们以“舌灿莲花”来形容将佛法讲得精辟深入的法师;当释迦牟尼佛说出极乐世界的景象时,十方无量诸佛即出“广长舌相”,证实释迦牟尼佛所言无虚。学生在课堂上爱讲话,就是“多舌”;妇女话太多,就说是“长舌”;一些喜欢张家长李家短的人,就是“两舌”;佛教中,多言的人称为“饶舌”;如果一场会议,大家都不开口时,我们就需要有人“七嘴八舌”了。七嘴八舌,就是让大家无拘无束地自由讨论,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,在这种侃侃而谈,畅所欲言的讨论空间,可以从中听到不同的见解,可以让大家学习表达的能力。所以一场七嘴八舌的会议,不但可以让沉闷的气氛变得热烈,还可以让平常羞于开口的人,勇于表达;一对冷战中的朋友,如果有人七嘴八舌的撮合,如此便可以打破彼此的僵局,让其重修旧好;一件事情的得失,大家可以把不开心或欢喜的事情说出来,如此除了可以了解别人的感受,还可以作为日后处事的方针;一场同学会,大家可以七嘴八舌地谈谈创业心得,以及未来计划,如此可以联络感情,还可以听听别人的经验。如果在一场需要征求众人意见的会议上,大家都不开口,这就是所谓的“你不开口,神仙难插手”。七嘴八舌固然可以让会议热闹,增加意见,但是七嘴八舌的会议,最怕的是无法针对主题,作深入的讨论。中国人,讲话经常不按牌理出牌,而且不按次第发言,常常一个人正在说话,另一个人没有等对方说完话,就插嘴发表自己的看法,此人话声未歇,第三者又再插进来表达自己的意见,如此重叠或是各说各话,到最后就是造成不知所云。有时候,一场讨论热烈的会议,大家七嘴八舌,愈讲话题愈多,到后来的结果,就是偏离了会议的主题。所以七嘴八舌要避免“隔靴搔痒”,说不到重点,而让众人对会议产生恐惧;如果能针对主题,七嘴八舌地踊跃发言,则能达到会议讨论的目的。所以,七嘴八舌用得适当的话,未尝不好,假如用得不当,七嘴八舌也会破坏好事啊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名家教子书:母亲的榜样(外国篇) 墨子公开课 重生回来,身为鬼主的我不选他了 我在午夜当铺鉴百诡 婆婆被骚扰跳河自杀,老公却以为死的是我妈 周宝地穿越时空 全村啃树皮,我涮肉汤香万里 名家教子书:父亲的榜样(外国篇) 旺哥大反派 溯源师笔记 年下病娇狩猎计划 凛冬之纪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(中国篇) 锦瑟归宁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名家教子书:母亲的榜样(中国篇) 还珠之皇后万安 穿越赛博武林创乱世霸业 仙临仙途 魔鬼小说